邈处欿视
【拼音】:miǎo chǔ jī shì
明·李东阳《翰林伦封君墓表》:“君亦邈处欿视,若韦布然,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。”
成语解释:指处世淡泊,视事谦逊。
常用程度:生僻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
成语结构:联合式
产生年代:古代
读音:miǎo
[miǎo]
遥远:邈远。邈邈。
读音:chú,chù
[chú,chù]
居住:穴居野处。 ◎ 存在,置身:设身处地。处心积虑。处世。 ◎ 跟别人一起生活,交往:融洽相处。 ◎ 决定,决断:处理。 ◎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:处罚。处决。 ◎ 止,隐退:处暑。
读音:kǎn
[kǎn]
不自满:“如其自视欿然,则过人远矣。” ◎ 忧愁:“欿愁悴而委惰兮,老冉冉而逮之。” ◎ 古同“坎”,坑。
读音:shì
[shì]
看:视觉。视力。视野。鄙视。注视。近视。视而不见。熟视无睹。 ◎ 亲临某事:视事。视察。 ◎ 看待:藐视。重视。等闲视之。 ◎ 看望:探视。省(xǐng )视。 ◎ 比照:“天子之卿受地视侯”。 ◎ 古同“示”,表明。